在《魔笛》裡認識莫札特,遇見貝多芬

文字∕連純慧

熱情初夏的今天,我們即將於93巷人文空間欣賞生命強人貝多芬筆下能量飽滿的《皇帝鋼琴協奏曲》,共度好音樂好故事的充電時光!在此之前,請大家先欣賞貝多芬與前輩莫札特的隔世相惜,在動人的聲響裡開啟繽紛的夏季,祝福大家!


1787年春天,17歲的貝多芬在老師尼夫先生的強烈建議下首次前往維也納,求教同樣以鋼琴家身分崛起的莫札特,希望能在莫札特身上習得古典之精華。這兩位音樂家在樂都相會後,貝多芬對音樂的熱情深深感動莫札特,雖然該時莫札特並沒有空餘的時間給貝多芬指導,但他「請注意這位年輕人!有一日,他將撼動世界」一語卻為貝多芬日後的歷史定位下了最具遠見的註腳。只可惜,貝多芬的母親半月後因肺結核彌留,讓初抵大千世界的貝多芬只好速速返抵波昂,見氣若游絲母親的最後一面,而他與莫札特的師生情緣便止此未續。不過,極敬重莫札特的貝多芬一生中數次以音樂向前輩致敬,從歌劇《唐喬望尼》衍生的《迪亞貝利變奏曲》,以及由《魔笛》繁化出的兩首《給大提琴與鋼琴的變奏曲》等,再再顯示貝多芬對莫札特作品的流連忘返。

閱讀全文〈在《魔笛》裡認識莫札特,遇見貝多芬〉

時代之聲〜請聽,貝多芬歌劇裡的自由謳歌

貝多芬歌劇《費岱里奧》的第三幕,女扮男裝的里奧諾拉從邪惡典獄長畢薩羅刀下救回丈夫弗洛雷斯坦。

文字∕連純慧

西班牙南方的賽維里亞是個風情萬千的城市,也是對歌劇藝術有著深厚貢獻的地方,在它繁複的文化底蘊下孕育了莫札特的《費加洛婚禮》、《唐喬望尼》、羅西尼的《賽維里亞的里髮師》,以及比才的《卡門》…等愛樂人耳熟能詳的名作,擁有單憑經典便可傲視歷史的榮華。不過,大家可能相對陌生的是,貝多芬生命中的唯一歌劇《費岱里奧》(Fidelio)其實也是設景在這黃金塔城的方圓之內。

法國大革命前,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巴士底監獄是經常關押政治犯的思想牢籠,更是被當時的啟蒙思潮視為維護專制皇權的堡壘,於是,1789年7月14日民眾攻陷巴士底獄的事件,無異等同救援遭受政治迫害人士的勇舉,是追求「自由、平等、博愛」革命精神的具體實踐。(姑且不論後來歷史學家們對於巴士底監獄是否真的囚禁一堆政治犯另有它解!)正因如此,巴士底獄事件後圍繞〝救援主題〞的藝術創作繁茂如雨後春筍,不僅繪畫、文學等領域隨處可見翻轉權勢的鑿痕,就連歌劇舞台上也飄揚迴盪民主的謳歌,即使作品之時空地點偶有更動,觀賞者依舊可由劇情軸線溯源回巴士底獄事件的原型,貝多芬1805年根據法國作家尚-尼可拉•布伊(Jean-Nicolas Bouilly)的劇作《里奧諾拉,或婚姻之愛》(Léonore,ou l’Amour conjugal)所譜的歌劇《費岱里奧》就是一例。

閱讀全文〈時代之聲〜請聽,貝多芬歌劇裡的自由謳歌〉

溫馨五月,請聽音樂精靈筆下的《渴望春天》

文字 ∕ 連純慧

這幅莫札特身著紅絨燕尾,內搭金燦襯衫,以右頰側身示人的肖像,是莫札特最為樂迷熟知的畫作。由於用色顯眼、線條乾淨,吸睛度與辨識度堪稱音樂史之冠!可是,鮮少愛樂朋友知道,繪製這幀作品的藝術家,並非占大宗的男性畫師,而是捷克伊赫拉瓦(Jihlava,此城也是作曲家馬勒的成長地)出生的女畫家芭芭拉•克拉夫特(Barbara Krafft)的筆下細膩。芭芭拉•克拉夫特是神聖羅馬帝國宮廷畫家之女,22歲出道後,便在維也納、布拉格等城市積累名聲。1804至1821年間,時值不惑的克拉夫特定居莫札特故鄉薩爾茲堡,藉駐城藝術家的公職產出為數可觀的畫作,這幅莫札特肖像即是其一。然而事實上,克拉夫特繪製這幅畫作的當下,莫札特早已離世近30寒暑,因此點描行筆依靠的隔世想像力多過現場臨摹力!奇妙的是,畫家之慧黠巧思,加諸對莫札特音樂精髓的掌握,讓作品的線條及顏色,都映照出這位薩爾茲堡音樂精靈的明透光華,讓人眼睛一亮!

溫馨五月,我們欣賞經典名畫的同時,和暖的氣溫也不禁令我們聯想起莫札特筆下的《渴望春天》!(Sehnsucht nach dem Frühling,意即:對春日的憧憬)這首甜美的旋律敘寫對美麗五月的嚮往,以及對季節更迭的欣賞,是一聽就必然與之雀躍的美韻。五月第一天,讓我們隨《渴望春天》搖擺哼唱,感謝生命裡的靜好與盼望。

閱讀全文〈溫馨五月,請聽音樂精靈筆下的《渴望春天》〉

靜好春日,請聽帶著甜甜薰衣草香的長笛美韻

文字/連純慧

喜愛藝術,又曾經至南法旅行的朋友們,除了對整片整片深具療癒感的薰衣草田難以忘懷外,對於與畫家梵谷生命足跡密切相關的小鎮-聖雷米(St. Remy)和亞爾(Arles)-必然也是印象深刻,中年梵谷極富戲劇張力的割耳事件,以及精神病院的煎熬歲月,都是在陽光沛暖的普羅旺斯度過的,他在和諧自然風光和矛盾內在世界的衝突裡完成了一幅幅令世人驚豔的絕美之作,現今大家〝眼〞熟能詳的「星空下的咖啡館」、「在亞爾的臥室」、「隆河上的星空」、「星夜」…等,無一不是揮筆於這起伏多舛的期間。走訪南法的旅人忙於捕捉薰衣草香的同時,梵谷,大概也是必要追逐的明星之一。此外,對古典樂迷來說,跟隨梵谷的五顏六色到亞爾的當下,耳畔也一定會不由自主浮現法國作曲家比才(Georges Bizet)的浪漫音譜,因為比才知名的戲劇配樂《阿萊城姑娘》(L’Arlésienne)故事之發生地,就是在這充滿古羅馬遺跡的亞爾城。

🌼〝阿萊〞與〝亞爾〞音譯不同、實則同地。

閱讀全文〈靜好春日,請聽帶著甜甜薰衣草香的長笛美韻〉

~人間四月,請聽色澤浪漫的法式美聲~

文字/連純慧

我們在歌劇《卡門》的音樂沙龍現場提到,比才自義大利回歸巴黎後,雖然仍有法國政府「羅馬大獎」獎學金的支持,但現實的磨難卻如排山倒海而來,觀念保守又競爭激烈的歌劇市場讓資賦優異的年輕人難有發展長才的機會。事實上,在比才成長過程中,巴黎聽眾們的耳朵一直是被華美的「法國大歌劇」薰染,絢麗的場景、浩大的芭蕾、綿延的五幕是那個年代法國歌劇愛好者腦海裡的標準配備,任何企圖打破這個框架的作曲家,都必需有面對失敗的準備,而比才,就是在這樣的失敗裡不停掙扎,甚至燒乾自己生命的音樂家。🍂

雖然,站在比才的時代往回看,法國大歌劇顯得內容空洞、華而不實,可是這宏闊的歌劇類型自義大利作曲家羅西尼《威廉泰爾》立基以來(沒錯,最初成就法國大歌劇的不是法國人!),令人喜愛的劇碼和曲目依舊數不勝數,優秀動聽的旋律也在歌劇歷史上經久不衰。其中,出生柏林近郊呂德爾斯多夫(Rüdersdorf)的猶太裔作曲家梅耶貝爾(Giacomo Meyerbeer)便是接過羅西尼的炫彩,再將法國大歌劇推至巔峰的音樂人。他出生富裕世家,與另一位華麗貴公子孟德爾頌同為柴爾特(Carl Zelter)門下第子,因志立歌劇,25歲時赴義大利留學,把德義音樂的特色,巧妙編織在一齣又一齣法國大歌劇的創作中。💐

閱讀全文〈~人間四月,請聽色澤浪漫的法式美聲~〉

卡拉絲與貝里尼的歌劇《夢遊女》

 

文字 / 連純慧
 
米蘭斯卡拉歌劇院附設的歌劇博物館裡,有一幅亮眼的肖像畫,這幅肖像畫是以臨摹人物出名的畫家烏利瑟‧薩替尼(Ulisse Sartini)所繪的卡拉絲油彩,這幅作品是斯卡拉歌劇博物館重要的館藏,也是參觀博物館的藝術愛好者們必定駐足細賞的女神丰姿。事實上,卡拉絲終其一生對歌劇的貢獻除了戲劇張力十足的歌喉外,還包括她運用無與倫比的舞台魅力,復興眾多在史流裡被人忽略或者遺忘之劇目的不遺餘力。譬如孟德爾頌指揮棒下喚醒巴哈,卡拉絲也憑藉厚實的歌唱功底與奔馳的想像能力,讓眾多角色在劇迷心中重新復活。舉例而言,1948年卡拉絲在義大利指揮家賽拉芬(Tullio Serafin)的輔助下閉關7週練成的《諾瑪》,以及1955年與執導《魂斷威尼斯》的導演製作人維斯康堤(Luchino Visconti)在斯卡拉歌劇院上演的經典《夢遊女》,都是因為卡拉絲堅固的實力和苦練的決心,才替後輩歌唱家開展了舊作新演的無限可能,亦豎立了今人窮盡百世之力都難以跨越的榜樣標竿!

2019年3月9日我們要在「天下文化-93巷人文空間」與大家分享貝里尼的名劇《夢遊女》前,先邀請各位閱讀純慧所撰,關於卡拉絲與《夢遊女》的文章,更多精彩我們春天音樂沙龍現場述說。謝謝!

閱讀全文〈卡拉絲與貝里尼的歌劇《夢遊女》〉

斯里蘭卡的珍珠美聲〜請聽,比才的錫蘭想像

 

文/連純慧

提到斯里蘭卡,熱愛旅行的朋友第一時間會聯想到的,就是淺海漁民高蹺捕釣的奇景!久遠以前,居住在斯里蘭卡西南沿岸的人們為了突破經濟劣勢以及克服岩質不利漁業的困境,絞盡腦汁發明打樁捕魚的方式。據傳,這樣的巧思一方面可以無需船隻降低成本,一方面還能避免漁網遭鋒利硬岩刮破的窘弊,雖然孤坐樁頂難逃日曬雨淋,但辛苦換取的鮮物確實是養家活口之必需。即使今天斯里蘭卡的捕釣畫面由於事異時移難免流於極具爭議的觀光假象,可是每年仍有無數旅客帶著相機手機,興奮雀躍衝向沙灘要拍下這印度海洋上獨一無二的炫酷英姿,記錄自己遠道而來暢遊夢幻國度的艷麗可羨!

其實,除了高蹺捕魚的有趣景象外,斯里蘭卡還有許多值得細細探究的文化遺產和歷史古蹟。此外,對於喜愛古典音樂,特別是鍾情歌劇類型的愛樂人而言,徒步斯里蘭卡沿岸,腦海所浮現、耳畔會聽見的不二劇目,必然是法國作曲家比才1862年根據斯里蘭卡古代傳奇,快筆完成的三幕歌劇《採珠者》Les pêcheurs de perles

閱讀全文〈斯里蘭卡的珍珠美聲〜請聽,比才的錫蘭想像〉

上帝與音樂都是信仰〜請聽,德弗札克與威爾第的《聖經之歌》

連純慧

音樂史流中,有許多愛樂朋友們耳熟能詳、結合宗教主題的名篇,譬如巴哈的《馬太受難曲》、韓德爾的《彌賽亞》、海頓的《創世紀》、莫札特的《安魂曲》、貝多芬的《莊嚴彌撒》…等等,它們或取材聖經故事,或寄託教堂儀禮,既為聲音藝術增添玄妙,亦為信仰世界累疊內涵。然而有趣的是,在眾多行筆宗教樂饗的作曲家裡,本身即為虔誠信徒者可謂少之又少!緣於西方對「原罪」觀念之普世認知,宗教音樂的寫作可以只關乎創作非關乎靈命、只關乎思想非關乎信仰,一位程度卓絕的作曲家也許並不真正貼近廟堂,聖歌詠頌卻能賺人熱淚、鼓動心房,宛若耶穌親灑雨霖,眾生皆感繞樑餘音!文化原型是他們創造的基石,至於上帝,僅是寄情根基素材下的客觀本體。

★信仰虔誠的德弗札克★

幸好,對忠誠追隨《聖經》步履的信徒們而言,古典音樂的光譜上仍有將自身信仰注入創作的作曲家。舉例來講,國民樂派的德弗札克(Antonín Dvořák)便是這鳳毛麟角的亭亭佼佼

閱讀全文〈上帝與音樂都是信仰〜請聽,德弗札克與威爾第的《聖經之歌》〉

〜弓絃上的流轉光陰〜 韋瓦第(Antonio Vivaldi,1678-1741)與他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導聆曲目:《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Violin Concerto Op.8 No.1-4 The Four Seasons/ Le Quattro Stagioni

*文章中遇生卒年不詳者暫時不予載記,待日後學術資料更形完備再補充加註,特此說明。

—————————————————————————————————————————-
此為2017年3月4日星期六下午2:00-5:00於天下文化–93巷人文空間舉辦之音樂沙龍的文章分享。純慧的音樂沙龍是純慧為愛樂朋友們講述好樂的古典音樂推廣及導聆講座,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謝謝!
—————————————————————————————————————————-

初心

韋瓦第生於17世紀中末葉的威尼斯,由於年代久遠史料散佚,其生命軌跡多難詳考,唯有透過時人雜沓的步履和樂曲脈絡的爬梳一探究竟。在政治上,15世紀後的威尼斯共和國(Serenissima Repubblica di Venezia,697-1797)已然拱手霸主優勢,鄂圖曼土耳其帝國(Osmanlı İmparatorluğu,約1299-1922/23)的攻掠與新航道、新大陸的發現摘去亞得里亞海(Mar Adriatico)女王的皇冠,貿易銳減、經濟式微,昔日傲視歐洲市場的榮耀不再,波光粼粼間難免落寞幾許。所幸經年累月綿密積存的文化實力豐沛飽滿,在經濟規模驟降之際撐住水都的艷麗媚影,音樂繪畫之熱絡依舊於此地蓬勃欣欣。韋瓦第承前繼賢,在匆匆一甲子的奔波裡完成份量可觀、包羅萬象的數百首作品,更為曲種和曲式的發展立基定型。因此,即使時空載記迷離,我們仍可從斑駁泛黃的扉頁邊,感受到那靈動摯切的過往曾經。 閱讀全文〈〜弓絃上的流轉光陰〜 韋瓦第(Antonio Vivaldi,1678-1741)與他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琴鍵上的華麗與哀愁〜 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ff,1873-1943)和他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導聆曲目:《第二號鋼琴協奏曲》(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No.2 in C Minor,Op.18

*文章中遇生卒年不詳者暫時不予載記,待日後學術資料更形完備再補充加註,特此說明。
*1918年2月以前,俄羅斯使用的是儒略曆(Julian Calendar),之後則改用西方國家慣用的格里曆(Gregorian Calendar),拉赫曼尼諾夫的生命旅程橫跨1918前後時空,為免混淆,文章內一律以格里曆日期標註事件。

—————————————————————————————————————————-
此為2017年1月14日星期六下午2:00-5:00於天下文化–93巷人文空間舉辦之音樂沙龍的文章分享。純慧的音樂沙龍是純慧為愛樂朋友們講述好樂的古典音樂推廣及導聆講座,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謝謝!
—————————————————————————————————————————-

初心

拉赫曼尼諾夫生於動盪的時代,他歷經1904和1917年兩次顛覆性的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WW1,1914-1918)後期狼狽的流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WW2,1939-1945)故園難歸的牽掛。44歲離開俄羅斯後,拉赫曼尼諾夫憑演奏、指揮、作曲全才奔波美國與歐陸間,以樂謀生也藉樂寄情,順應風雲詭譎的世事洶濤將俄國獨有的聲音語彙搬上世界舞台,讓藝術的力量在烽煙砲火下依舊閃爍奪奪光亮。再者,版權法規的實行和錄音技術的發明直接嘉惠音樂產業,使優秀演奏家的收入源源不絕。拉赫曼尼諾夫本身獲益於此,亦同時替後世留駐原汁原味之餘韻。冰寒冬日,讓我們聆聽一曲溫熱、感受一闕摯情。 閱讀全文〈〜琴鍵上的華麗與哀愁〜 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ff,1873-1943)和他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