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家暨鋼琴家丹尼爾‧巴倫波因(Daniel Borenboim)

[ 愛樂小點心 ]

指揮家暨鋼琴家丹尼爾‧巴倫波因(Daniel Borenboim)

與小提琴家帕爾曼(Itzhak Perlman)、祖克曼(Pinchas Zukerman),以及指揮家祖賓‧梅塔(Zubin Mehta)同列猶太裔國際級音樂家的指揮家兼鋼琴家巴倫波因1942年生於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諾艾利斯(Bueos Aires),他的雙親皆是俄裔猶太人。由於當時的布宜諾艾利斯是全球擁有第三多猶太人口的城市,因此巴倫波因的童年便隨著父母在此度過。他五歲時由母親啟蒙學習鋼琴,後由父親悉心調教,七歲時即舉行了人生首次的鋼琴獨奏會。鑒於他在音樂領域所展現的天賦與早慧,1952年,也就是巴倫波因十歲的時候,他的雙親即帶他前往薩爾茲堡參加烏克蘭籍指揮家伊果‧馬克維奇(Igor Markevitch)的大師班,並且也在該次的旅行中認識了後來對巴倫波因指揮生涯影響甚鉅的指揮家威廉‧福特維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按:此人曾任職於柏林愛樂、布商大廈,以及維也納愛樂等頂尖樂團。)。此後,巴倫波因便在歐洲接受正統的古典音樂教育並於1966年成功指揮英國室內樂團的演出後正式踏上職業指揮家之途。

1967年,巴倫波因在好友祖賓‧梅塔的見證下與知名的大提琴家賈桂琳‧杜普雷(Jacqueline du Pré)在以色列結婚。不過由於杜普雷28歲後因多重性硬化症被迫中斷演奏生涯,加之八零年代後皆臥病在床,巴倫波因在1987年妻子過世之前便早已與俄國鋼琴家艾琳娜‧巴斯奇諾瓦(Elena Bashkirova)於巴黎同居並育有二子,兩人更於1988年正式結婚。

巴倫波因的指揮生涯最為愛樂人所津津樂道的除了他自1989至2006十七年間把芝加哥交響樂團帶至頂峰外,就是在二次大戰以色列建國後成功闖關將華格納的音樂帶入這個猶太王國的領土。由於華格納是反猶太主義者(Anti-Semitism),加上希特勒是華格納的忠實樂迷,是故欲在以色列演華格納的作品難如上青天。以色列愛樂的總監祖賓‧梅塔企圖扭轉此音樂局勢失敗後,巴倫波因屢敗屢戰、越挫越勇,終於在2000年於以色列指揮柏林國家管弦樂團時以「安可曲」的方式將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前奏曲(Prelude of Tristan und Isolde)引渡至以色列的國土。雖然他此舉後來仍遭非議,但主張政治非關音樂的巴倫波因堅定強調「華格納不是發動大屠殺的人,世人應該公允的對待他的音樂!」的觀點,堅持自己要藉此舉解放華格納,也解放在納粹迫害下受傷的靈魂。

多元的成長及工作環境使巴倫波因深黯七國語言,並同時擁有阿根廷、西班牙、以色列以及巴勒斯坦的公民身份。目前他定居米蘭,除受聘於多個交響樂團與歌劇樂團外,亦是音樂節的常客。政治立場上則明確支持巴勒斯坦的人權與領土權。

2013舊金山 < Day 2~攝影展、藝術宮以及金門大橋 >

[ 2013舊金山 ]
[ 純慧朗讀 ]

我身邊有著不少喜愛拍照的朋友,他們或用擷取影像的方式記錄生活;或用表現空間的手法捕捉光影;或以明暗色彩的技巧形繪神韻;又或以按壓快門的速度挽留時光。無論他們手執攝影機的理由為何,我總認為這門形象藝術與音樂表演擁有相同的特質—亦即逝者如斯—唯有在動靜間叩啟心門的剎那方具永恆的價值。我在舊金山下榻其住處的好朋友Henry也是一名業餘攝影愛好者,因他對我言及他在頭一年至舊金山工作時曾趁著閒暇時光至舊金山的現代藝術博物館(SFMOMA)享受 閱讀全文〈2013舊金山 < Day 2~攝影展、藝術宮以及金門大橋 >〉

吉他演奏家米洛許‧卡拉道格利契(Miloš Karadaglić)

[ 愛樂小點心 ]

吉他演奏家米洛許‧卡拉道格利契(Miloš Karadaglić

1983年生於蒙特內哥羅(或稱黑山王國)的吉他演奏家米洛許‧卡拉道格利契於八歲開始接觸吉他音樂,且因天賦甚高而迅速在當地竄紅。然由於素有「歐洲火藥庫」之稱的巴爾幹半島戰事連年,米洛許一直到十七歲方得大衛‧羅素的鼓勵與推薦至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與當代重要的古典吉他獨奏家麥可‧魯汶(Micheal Lewin)修習正統的演奏課程,並在彼時逐漸於國際樂壇展露頭角。長年與米洛許有合作關係的環球唱片(DG)樂評曾說:「卡拉道格利契在音樂性或演奏技巧上皆極富天賦,而這般的天賦使得他可以靈動且有品味的透過音樂表現自己。」米洛許對於聲響色彩的瞬息萬變敏銳度甚高,加之國族身世之特殊,是故在撥動琴弦的同時往往能讓聽眾們全神貫注、屏氣凝神。烽火三月的故鄉也許是這位年輕演奏家心中永恆的牽掛與苦痛,然在樂迷心中彌足珍貴、抵得過千金萬金的絕對是他指尖緩緩汩汩流瀉而出,具超越救贖力量的悠悠樂音。

作曲家米可來‧伊萬諾維奇‧葛令卡(Mikhail Ivanovich Glinka)

[ 愛樂小點心 ]

作曲家米可來‧伊萬諾維奇‧葛令卡(Mikhail Ivanovich Glinka)

在西洋音樂史上被稱為「俄羅斯音樂之父」的葛令卡(1804-1857)其實是位非正統音樂科班出身的天才業餘作曲家。他的父親是一退休陸軍上尉,源於優渥的家境葛令卡得以在家庭教師的啟蒙下學習鋼琴及小提琴。在完成正規的學校教育後,葛令卡在父親的期許下進入外交部的道路工程單位任公職,因為該工作是個閒差,熱愛音樂的他在此時期大量創作,奠定了日後邁向職業作曲生涯的基底。之後葛令卡辭去公務員身分以行萬里路的方式在歐洲邊旅行邊求教於當時著名的作曲家,而他與孟德爾頌、白遼士等人亦有交遊往來,其中白遼士在葛令卡的成名之途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1857年事業重心在柏林的葛令卡於一場感冒後突然離世,幾個月後他的遺體被帶回聖彼得堡並在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重新舉行喪禮。1884年,俄羅斯成立「葛令卡獎」(Glinka Prize)以鼓勵於創作上孜矻努力的後生晚輩,而音樂史上大名鼎鼎的波羅定、柴可夫斯基、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等等都曾得過這個意義深長的獎項。

長笛家卡爾‧姚阿幸‧安德森(Carl Joachim Anderson)

[ 愛樂小點心 ]

長笛家卡爾姚阿幸‧安德森(Carl Joachim Anderson

十九世紀丹麥籍的長笛家卡爾‧姚阿幸‧安德森(1847-1909)是西洋長笛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指標人物之一。他的重要性不僅是源自其本身笛藝超群、技冠群雄,更導因於他為長笛教育譜下的八套音樂性與技巧性兼備的練習曲。百年後的今天這些練習曲仍是欲成為職業長笛演奏者所必備的訓練曲目。卡爾‧安德森生於一個音樂家庭,他的父親克里斯汀‧姚阿幸‧安德森(Christian Joachim Anderson)即是一位傑出的長笛家,而卡爾及其弟弟皆是在父親的啟蒙下開始一連串的音樂教育。因為在極年少時即展露頭角,卡爾‧安德森除在母國的丹麥皇家交響樂團任職外,也曾待過俄羅斯聖彼得堡與德國柏林等臥虎藏龍之地,他亦是今日世界頂尖的柏林愛樂交響樂團的創團元老之一。雖然1893年後他因舌頭方面的演奏傷害(長笛吹奏上有許多不同的吐舌技巧,因此舌頭用量甚大。)被迫從演奏崗位退職,然卡爾‧安德森對於音樂教育的貢獻使其於1905年受丹麥國王克里斯汀九世頒發爵士之勳章。

2013舊金山 < DAY 1~碼頭與交響曲 >

[ 2013舊金山 ]
[ 純慧朗讀 ]

———————————————————————————————————–
2013年3月純慧重回費城探望老師同學的回程特意安排一週在天光充沛、春陽普照的舊金山(San Francisco,或譯三藩市。)旅遊。因純慧在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求學時期的好朋友Henry在該地工作,於是純慧下榻在好友家享受友情並盡情汲取舊金山明媚的山光水色。這一系列的文章將載誌該次初春時節的旅行,短短六日的行程卻飽含無限歡快的回憶。
————————————————————————————————————–

如果說留學生活除了努力的讀書練琴、汲取新知外還為生命留下些甚麼樣的印記?那無非是在幾年異國求學光陰歲月中結交下了患難與共、同甘同苦的好朋友。也許是絕立於家鄉外的孤寂感使然,該時期結交下的好友格外有種俠心俠義、肝膽相照之情。即使畢業後大家各奔東西,一段時日不得相見,再重逢時卻又湧然學生時代酸甜與共的時光。我在愛荷華大學求學時期的好同學Henry便是我生命中這樣的一位知己。即使我們離開愛荷華後一個人往東去了費城,一個人西向去了舊金山,然今年初春再見時仍覺一切盡如故時。我在舊金山國際機場見到的Henry仍是當年 閱讀全文〈2013舊金山 < DAY 1~碼頭與交響曲 >〉

小號演奏家艾利森‧鮑爾珊(Alison Balsom)

[ 愛樂小點心 ]

小號演奏家艾利森‧鮑爾珊(Alison Balsom)

色藝雙全的美女小號演奏家艾利森‧鮑爾珊1978年10月7日生於英國東邊的赫特福德郡(Hertfordshire)並於該地完成中學教育。其後「市政廳音樂戲劇學院」、「蘇格蘭皇家音樂學院」以及「巴黎高等音樂院」則給與她完整的職業演奏教育。2010年起鮑爾珊活躍於世界樂壇,演奏足跡遍及各大洲,演奏曲目則自巴洛克至爵士皆駕輕就熟。相較於男性的小號演奏家,鮑爾珊明確風格中多了細膩、閃耀音色中增添柔情,使她演奏轉播的觀看人數屢破紀錄,錄音亦屢獲各項大獎,是位舞台魅力與音樂深度兼具的獨奏家。她也深愛遊艇運動,因此健康明朗的形象深植人心。感情生活方面,這位小號天后與前男友,英籍指揮家愛德華‧加德納(Edward Gardwer)育有一子,而其懷孕期間亦不改其志,喜歡她的樂迷都曾一睹她挺肚演出、依然亮麗的神采。

孱纏之聲~舒伯特的《琶音奏鳴曲》

[ 音樂小沙龍 ]
[ 純慧朗讀 ]

Franz Schubert (1797-1828) Sonata for Arpeggione and piano in A minor D.821

————————————————————————————————————————-
此文為2013年5月18日於純慧工作室舉辦之音樂小沙龍的紀錄文。純慧的音樂小沙龍是純慧以鋼琴、Apple TV投影以及雅瑟音響同步為愛樂朋友們講述好樂的古典音樂導聆課程,現場並備有優質下午茶。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參加,謝謝!
————————————————————————————————————————-

歷史的鐘擺定律一再明示盛極必衰、物極必反之理。是故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短短的百年之間即歷經無數的高高低低、聚聚散散。西洋音樂史的變遷亦無例外。在工整方正、循規蹈矩的古典主義(約西元1750-1820年)之後,迫不及待接踵而來的便是腳步雜沓的浪漫時期(約西元1820-1900年)。相對於追求亙久恆 閱讀全文〈孱纏之聲~舒伯特的《琶音奏鳴曲》〉

大提琴家史塔克(JΑNOS STARKER)

[ 愛樂小點心 ]

大提琴家史塔克(JΑNOS STARKER)

2013年4月28日與世長辭的美籍匈牙利裔大提琴家Mr. Starker 自幼展現音樂天份,生於猶太家庭的他在六歲生日時得到人生中的第一把大提琴,隨後即進入李斯特音樂院(Liszt Academy of Music)隨捷克知名的大提琴導師Adolf Schiffer習琴。在納粹迫害猶太人期間,史塔克兩位拉小提琴的哥哥被折磨至死,而這苦痛的經驗後成為當年稚幼倖免於難的他一生的音樂養分。1948年史塔克移民美國,先後於達拉斯交響樂團、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交響樂團,以及芝加哥交響樂團等擔任首席。1958年後定居印第安那州的布魯明頓(Indiana,Bloomington),在該地任教直至過世。史塔克留下的錄音無數,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即是他一生錄過五次的巴哈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這也是為何2013年4月29日俄國大提琴家克尼亞瑟夫訪台演繹巴哈時特別將音樂會獻給史塔克的原因。

Naxos Music Library

[ 愛樂小點心 ]

Naxos Music Library

喜歡音樂的朋友或許都曾有這樣的經驗: 對一首樂曲非常有興趣到了唱片行卻不知該買哪個樂團或哪位演奏家的版本;又或極其鍾愛某首樂曲恨不能同時把世界上各個具有代表性的版本一聽而盡。拜網路時代所賜,現在的愛樂人除了有iTune這個方便購買各式音樂的管道外,集合全球各大知名唱片品牌如EMI、BIS、Berlin Classics、ARC…等等的Naxos Music Library線上電子資料庫更提供愛樂者零時差的閱聽經驗。此線上資料庫隨時更新上傳世界各角落的最新錄音,從古代到現代、古典到爵士,是認識音樂、欣賞音樂,以及研究音樂的好幫手。一般而言,臺灣各大專院校的教職員或學生可有免費ID登入使用,社會人士則可依照自己偏好的音質等級加入以年計期的會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