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連純慧 (義大利歌劇)
前言
《諾瑪》是西西里出生的作曲家貝里尼名氣最響亮的作品,它不僅為美聲唱法開拓嶄新境界,也替歌唱家樹立攻頂標竿。20 世紀知名義大利女高音斯柯朵曾形容《諾瑪》是「歌劇領域的聖母峰!」;美國女高音拉德瓦諾夫斯基也說演唱《諾瑪》時「一出場就得展現各種技巧!」 不過,除了技術層面挑戰重重外,這齣講述德魯伊女祭司長愛恨情仇的歌劇背後,暗藏更多精彩故事等您玩味!
滾哪!卡拉絲!
「滾!卡拉絲滾出歌劇界!」1958 年1 月3 日上午,羅馬歌劇院外牆被不知名人士貼上一張極不友善的標語,宣洩對前一晚《諾瑪只唱一幕就宣告停演的氣憤!原來,這場天后卡拉絲擔綱女主角的演出堪稱羅馬新年盛事,門票早早售罄不說,歌劇院還大張旗鼓邀請仕紳賢達、電影明星共襄盛舉。開演前的一樓大廳放眼望去,絢麗奪目媲美威尼斯影展,連當時的義大利總統喬瓦尼・格隆基都偕夫人專程趕赴,要親眼目睹女神風姿!未料,跨年排練期間萬事安好的卡拉絲竟忽然在元旦晚上喉嚨不適幾近失聲,驚覺事態嚴重的她火速將情況告知劇院經理,懇請劇院立即尋覓一位「救火」歌唱家,以防她無法順利完成演出時能挺身代打……。
可是,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任誰都措手不及!24小時內要找到與卡拉絲旗鼓相當的女高音談何容易?更何況羅馬歌劇院早為這場《諾瑪》砸下重金,演唱諾瑪情人波利奧內(Pollione)的男高音柯雷里、化身諾瑪閨密阿達吉莎(Adalgisa)的次女高音皮拉齊尼、飾演諾瑪父親奧羅韋索(Oroveso)的男低音內里皆為一時之選、身價不凡,電視台的轉播車也已守候劇院外,準備隔天就向全國樂迷播送這火花四射的精彩現場!於是,不知該怎麼處理臨時狀況的劇院高層只得以「沒有人可以取代卡拉絲!」的強硬態度一口回絕,擺明要天后顧全大局、帶病上陣!
苦無奧援的卡拉絲就這樣在急性支氣管炎狂襲下猛吞感冒藥,希冀一顆顆藥丸能發揮神奇妙用,助她一夜恢復金嗓。然而,漠視改變不了事實,卡拉絲1月2日晚上憑藉過人意志謳歌完眾所矚目的超級名曲〈聖潔女神〉後,雖然一如往常博得滿堂采,但嚴重受損的聲帶舉步維艱,儘管勉強走完第一幕,透支的嗓音也無以為繼,不得不在中場休息觀眾等待40分鐘的焦躁氣氛裡宣布下半場取消,令原本興奮歡愉的各路人馬頓時噓聲四起、大喊掃興!
更慘的是,好事媒體見獵心喜,報紙頭版、新聞頭條紛紛替這起事件落下辛辣標題,「卡拉絲又耍大牌」、「天后羅馬罷演」、「當紅女伶唱歌看心情」……等負面形容滿天飛,讓卡拉絲就算跳進台伯河都洗不清!其中,製播八卦新聞起家的Newsreel 行徑歹毒,他們在“ WOT, NO SOPRANO? ”( 什麼,沒有女高音? )短片裡除了列舉多少名人盛裝出席外,還不懷好意移花接木卡拉絲1955 年錄音《諾瑪》的影像假作該場演出的排練,再搭配旁白「正如你耳朵聽到的,卡拉絲的嗓音無懈可擊…… 所以倘若你想完整聽她唱歌,萬勿盛裝趕赴歌劇院,找一場排練去聽就可以了,她在排練通常是從頭唱到尾的!」4 惟恐天下不亂的心機顯而易見。只可惜,煽動性的畫面大眾難辨真偽,加上知情卻無情的歌劇院高層及總統夫婦自始至終保持沉默,對遭媒體霸凌的歌唱家袖手旁觀,任由脣槍舌劍掃射無辜之人,似乎有意冷眼這盤亂局會如何翻攪!心寒的卡拉絲百口莫辯,只得悲傷藉威爾第歌劇《茶花女》名句「迷途的女子雪上加霜,燃起的一絲希望瞬間無言,儘管慈愛的上帝願意原諒,無情的人們也不放過她。」形容處境。爾後,卡拉絲與羅馬歌劇院名譽纏訟13載,待卡拉絲終獲勝訴之日,她的事業早結束多年……。
從佛羅倫斯下榻公寓散步至市立劇院途中,我趁著高照豔陽為先生講了這段20世紀歌劇史上沸沸揚揚的「羅馬罷演事件」。那時的劇場生態不像今天,現在歌唱家生病或受傷只需上社群媒體如實相告便能得到粉絲聲援諒解。但七、八十年前的劇院等同競技場,是個擋不住觀眾叫囂喧嘩,甚至羞辱謾罵的地方,縱然指揮家托斯卡尼尼曾強勢改變劇院規矩,距離表演家尊嚴地位的真正穩固,還要很長一段時間。
當賭場大亨遇見西西里才子
上週行腳南義時,我們曾造訪《諾瑪》作曲家貝里尼的母校──拿坡里音樂學院。這所座落拿坡里「馬耶拉聖伯多祿教堂」建築群中的音樂學校外觀極不起眼,即使綠色校門上方堂皇標示“ REGIO CONSERVATORIO DI MUSICA”( 皇家音樂學院),兩旁髒亂的塗鴉卻讓人絲毫無法將它和貴氣的貝里尼聯想在一起!不同於羅西尼與董尼采第早年的顛簸樂途、經濟拮据,貝里尼音樂命格裡沒有苦熬際遇。他1801年深秋出生西西里島卡塔尼亞的音樂世家,祖父和父親皆專職教會司琴,家境小康、生活平穩,給貝里尼相當安定的成長環境。承蒙祖父調教,貝里尼4 歲嘗試譜曲,7 歲開始為唱詩班寫作簡易詩歌,是自然沁潤音樂裡的孩子。縱使長久以來南北差異導致西西里教育資源匱乏,學校拉丁文、義大利文、數學、科學的師資總是有一搭沒一搭,所幸宗教聖樂的薰陶及民謠旋律的啟發賜予小男孩獨特聲音養分,助他日後游藝揮灑。
基於上進心驅使,貝里尼17 歲那年在家人支持下渡過美西納海峽前往拿坡里求學,考入拿
坡里音樂院,在院長辛加雷利門下接受正規訓練。辛加雷利經歷豐富,先後闖蕩巴黎、米蘭、羅馬…… 等城市,建立名聲再回故里,為家鄉貢獻才華。有意思的是,相較貝多芬與海頓的世代鴻溝,貝里尼與辛加雷利年紀差距更大,海頓年長貝多芬38 歲,但辛加雷利對貝里尼而言,卻是半世紀前的作曲家!精力充沛的青春少年遇上退休之齡的古稀長者,想當然耳體能懸殊,就算辛加雷利企圖授予貝里尼全方位指導,年紀的限制也時常使他力不從心。幸好,拿坡里歷史悠久的聖卡洛歌劇院演出密集活絡,讓好學如海綿的貝里尼在實際賞劇的經驗裡補足老師未能盡述的創作技法。幾年下來,辛加雷利看出愛徒條件可貴、獨缺機會,於是他刻意在貝里尼1825 年步入職場前夕敦促他產出人生首部歌劇《阿德森與薩維尼》,而這初出茅廬的作品,幸運吸引了縱橫南北的劇院經理人巴爾巴亞的注意。
在我心目中,巴爾巴亞是個經營面向多元的商業鬼才,撇開道德不論,他一塊錢滾出數桶金的跳躍式營運手法實在令人佩服萬分。
(後略…)
完整文章在《樂遊義大利:跟著歌劇去旅行》的第73頁到97頁,本文節選自第74頁到80頁。更多關於以下主題,歡迎購買好書閱讀全文,謝謝。
(1)卡拉絲起也《諾瑪》、落也《諾瑪》
(2)第一位諾瑪──茱蒂塔・帕斯塔
(3)「絕對型女高音」( Soprano assoluto)與「噴射型女高音」( Soprano sfogato)
此文節選自《樂遊義大利:跟著歌劇去旅行》第三篇文章,想完整閱讀此文,請支持歌劇旅遊好書。
好書購買連結:
博客來:https://fluteliza.pse.is/3tdcsr
momo:https://fluteliza.pse.is/3wkea9
PChome:https://fluteliza.pse.is/3ur7dj
歡迎觀看純慧老師Youtube說書介紹此篇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