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聆曲目:《馬太受難曲》(Matthäus-Passion,BWV244)
BWV是德文Bach Werke Verzeichnis的縮寫,英文為Bach Works Catalogue,即「巴哈作品目錄」之意,為世界通行巴哈作品編碼之縮寫,西元1950年由德國音樂學家沃夫岡.施密德(Wolfgang Schmieder,1901-1990)編纂啟用。
——————————————————————————————————–
此為2015年3月28日星期6下午2:00-5:00於天下文化-93人文空間所舉辦之音樂沙龍的簡短紀錄文。純慧的音樂沙龍是純慧為愛樂朋友們講述好樂的古典音樂推廣及導聆講座,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謝謝!
——————————————————————————————————–
17世紀初,當巴洛克風格(Baroque)廣泛被運用至音樂創作之際,義大利的豐沛多元以及法國的精巧細緻顯然凌駕於日耳曼的循規蹈矩之上。因此雖然有舒茲(Heinrich Schütz,1585-1672)、布克斯特胡德(Dieterich Buxtehude,1637/39-1707)、泰勒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1681-1767)…等作曲家的披荊斬棘、開拓先鋒,以及萊因肯(Johann Adam Reincken,1623-1722)、帕海貝爾(Johann Pachelbel,1653-1706)、貝姆(Georg Böhm,1661-1733)…等管風琴演奏家的另闢蹊徑、獨幟創新,然終無一人能將德奧的音樂風格匯流統整、變故革新。直至約翰.賽巴斯提安.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於家學綿延的基礎上逆流而行,方樹立擎天立地的創作典型。而其泛備文學、神學、語言、數算等多重面向之專才,更使其作品感性理性兼具,柔軟嚴肅並存,是後世作曲家擇善師法的借鑑,也是他們望塵莫及之楷模。
巴哈西元1685年3月21日(若根據新曆則是3月31日)出生於德國中部圖林根州的埃森納赫小城(Eisenach,Thuringia)。緣於音樂世家的傳統,巴哈的父親約翰.安布西亞斯.巴哈(Johann Ambrosius Bach,1645-1695)1668年4月8日與家鄉的青梅竹馬,亦是歐福(Erfurt)當地的皮貨商之女瑪麗亞.伊莉莎白.朗莫赫特(Maria Elisabeth Lämmerhirt,1644-1694)完婚後即在1671年定居埃森納赫擔任樂師之職。巴哈是家中么子,承襲家族血脈之基因,浸潤父兄琴瑟之濡染,巴哈在未經刻意教導下即能在埃森納赫城內的聖喬治教堂(TheGeorgenkirche)詩班演唱高音聲部以及拉奏小提琴。西元1692年,方達入學之齡的巴哈被父母送進拉丁學校(The Lateinschule)就讀,奠立文學、神學以及歷史的基礎。然而天有大任予斯人,正當巴哈在平穩安恬童年勉力學習的時刻,1694、1695兩年接續的失恃失怙使其朝夕成孤兒,只得與三哥雅各(Johann Jacob Bach,1682-1722)一同前往奧爾朵夫(Ohrdruf)投靠長兄克里斯朵夫(Johann Christoph Bach,1671-1721),開始他輾轉漂泊的人生旅途。
純慧按:
1. 巴哈與著名的宗教改革先驅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是同鄉,並且西元1521年路德也是藏匿在埃森納赫瓦爾特堡的城郭中(Wartburg Castle)完成《聖經》的德語譯本以及大量的讚美詩歌。路德教派重視以音樂之美敬拜上帝,是故馬丁.路德生前採擷了大量的德國民歌改寫成為給信眾們吟唱的聖詠(Choral),這對巴哈創作的影響至遠尤甚。
2. 巴哈的母親於1694年5月3日下葬,父親於同年11月27日再娶前阿恩史塔特(簡稱阿恩市,Arnstadt)市長之女芭芭拉(Barbara Margaretha,née Keul)為妻,但婚後不到3個月,安布西亞斯自己亦於1695年2月20日撒手人寰,遺下寡妻稚子徒留人世。
克里斯朵夫因曾拜於管風琴家暨作曲家帕海貝爾門下習琴,所以在極年少時便已自立,在奧爾朵夫擔任管風琴師之職。雖然弟弟們無依的來訪對克里斯朵夫有限的薪資而言是一大重擔,但他仍善盡手足之義讓弟弟們完成了基本的學校教育。此外,克里斯朵夫還是巴哈鍵盤音樂的啟蒙老師,他傳授巴哈管風琴的演奏技巧,也給予巴哈對位法(counterpoint)的概念。不過顯然哥哥的課程進度滿足不了巴哈旺盛的好學心,因此在奧爾朵夫寄宿的期間,巴哈經常趁兄嫂入眠時就月讀譜、暗案抄錄,直至被克里斯朵夫揭露方肯罷休。然而,模仿是創造的起源,臨擬是獨書的根基,這段在黑覷中摸索探求的過程雖然驚險艱辛,卻開啟了巴哈的蒙智,為他日後的樂途存下了豐碩厚實的珍貴資產。
《 後半文章已隱藏 》
《 完整文章預計於2017年秋冬以書籍形式出版,敬請期待 》
純慧今日選用導聆的錄音錄影如下:
- 指揮家伊凡.費雪(Iván Fischer,1951-)指揮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與歌唱家馬克.帕德莫爾(Mark Padmore,1961-)、彼得.哈維(Peter Harney,1958)… 等於2012年3月30日-4月1日錄製於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Het Concertgebouw Amsterdam)之版本。DVD編號:101 676(此錄影也有藍光,編號為﹕108 075)。
- 指揮家卡爾.李希特(Karl Richter,1926-1981)指揮慕尼黑巴哈管弦樂團暨合唱團(Münchener Bach-Orchester),與歌唱家恩斯特.海芬加(Ernst Haefliger,1919-2007)、綺特.恩肯(Kieth Engen,1925-2004)…等於1959年由德意志留聲機唱片收錄之版本。CD編號:463 635-2 GOR3(大花版)
音樂沙龍中其它輔助導聆的錄音、圖書,與圖片皆為推廣古典音樂及文化藝術使用,絕無任何販售與複製之商業目的,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謝謝!
E-MAIL:fluteliza@gmail.com
以下照片為馬啟超醫師與姜怡凱先生拍攝,僅供活動紀錄使用。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純慧將立即移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