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連純慧 (義大利歌劇)

前言

《馬克白》是莎士比亞最短的悲劇,也是威爾第唯一在佛羅倫斯首演的作品。蘇格蘭將軍馬克白凱旋途中受到女巫們慫恿萌起弒君之念,遂與夫人趁夜深人靜殺死鄧肯國王,最終自己也遭死亡報應。這樣一齣劇碼,威爾第如何讓它在托斯卡納的百花名城熠熠閃亮、迸發金光?

(…前略)

磚橘色的佩格拉

隔天一早我們在公寓簡單吃完早餐後,就朝聖母百花聖殿方向前進,這座佛羅倫斯的地標永遠環繞人潮,似乎璀璨奪目的麥第奇家族從不曾從歷史舞台退場般。事實上,離聖母百花不到十分鐘路程的佩格拉劇院也是麥第奇家族所蓋,因此行經聖殿的剎那,頗有踏入麥第奇銀行世家金庫大門的尊榮感。世代麥第奇引領佛羅倫斯的過程毀譽參半,他們操弄政治心機、金權遊戲,也撐持文化根基、藝術底蘊。不僅赫赫有名的多那太羅、米開朗基羅、瓦薩里……等大師得其贊助成就經典,就連歌劇的起源、小提琴的傳播、香水的萃取……亦與麥第奇家族緊密相連。1656年,麥第奇家族為了慶賀家族婚禮興建佩格拉劇院,莫札特、董尼采第、威爾第、馬斯康尼的作品都曾在此發光,歌樂長廊上也算擁有一頁輝煌。儘管今天這座高齡超過360歲的老劇院已停演歌劇,但只要提到《馬克白》,它的名字便歷久彌新。

穿梭巷弄間,磚橘顏色的佩格拉一個轉彎跳進視野,牆面翠綠薜荔的妝點呼應節氣,讓沐浴朝陽的步伐都雀躍起來!我激動加快速度,鞋跟踩石板路的回音隨之噠噠噠噠,迫不及待想趕赴百年前莎士比亞和威爾第在《馬克白》裡交會的風華。

佩格拉劇院外觀,文章提及的大理石牌匾嵌於右門上方。

古代劇院的規模本來就比較小,僅有1000個觀眾席的佩格拉也不例外,它的義大利文名稱Pergola指的是屋簷延展相接,使通道具有遮蔭功能的「涼棚」,完全取自坐落涼棚路上的樣貌及位置。然而即使佔地有限、屋齡資深,不朽經典曾經光臨的榮耀卻是這座老靈魂最大的驕傲。在今天售票處側門入口的上方,一面大理石牌匾刻著:

「佛羅倫斯市與文明世界都為失去威爾第哭泣,他是當代旋律之王,以及全義大利熱情洋溢民族情感的詮釋者。謹以此牌匾銘記他曾為這間劇院創作的《馬克白》,這部歌劇1847 年3 月14 日晚上在至尊大師本人的帶領下於此地進行首演。」

我們由牌匾最上方羅馬數字標示的ⅩⅩⅤⅠⅠ GENNAIO M・DCCCCⅠ(27 1 月 1901)可以得知,這必然是威爾第1901 年1 月27 日米蘭辭世後,佩格拉為哀悼大師製作的紀念碑,碑文還特別提及《馬克白》和劇院的緣分。的確,威爾第是國寶,他自幼對文學的熟稔讓他在長壽的職業生涯裡能隨心所欲將名著改寫為歌劇,並且賦予正統義式的熱切風情,曲曲都唱進義大利樂迷內心。威爾第87 年人間歲月留下的文化資產替義大利創造無限經濟價值,許多劇院週邊的產業,如觀光、服裝、印刷、餐飲…… 等,都與威爾第風靡世界的劇目緊密相連,我們不也是因為喜愛《馬克白》,才慕名來到這裡!

有意思的是,我仰望佩格拉大理石牌匾的當下,腦海卻浮現一個未被刻在牌匾上的重要名字。沒有他,佩格拉不可能在歷史沙灘上留下足印;沒有他,威爾第在佛羅倫斯問世的劇碼就會等於零。

歌劇經理人拉納里

如果說19 世紀的歌劇市場是掌握在經理人手裡,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畢竟在尚無電信網路的時代,長年打滾劇界的經理人就是主導人事命脈的中樞,從歌劇院、作曲家、歌唱家、作品選題,甚至是疏通主管機關,經理人無役不與!雖然大多數的愛樂人對他們並不熟悉,但他們才是亮麗舞台幕後真正操盤的靈魂人物,份量足以左右大局。

米蘭是威爾第事業起飛的城市,歌劇《聖女貞德》以前,威爾第和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的經理人梅雷里維持極深的聯繫,若非梅雷里未經威爾第同意擅自將《聖女貞德》總譜賣給出版商,導致兩人信任破裂,其它經理人對威爾第的創作恐怕很難有施力的餘地。智識才幹兼備,又同時握有義大利多間劇院權限的拉納里,就是一直在等待機會簽下威爾第的經理人之一。

回顧19 世紀四大劇場經理人:梅雷里、巴爾巴亞、拉納里和亞科瓦奇,拉納里是營運手法最細緻的一位。不像利用賭場生意炒熱劇院氣氛的巴爾巴亞,也不像魚販出生精打細算的亞科瓦奇,拉納里拿下佩格拉經營權後,有鑑於自身對表演各個環節的要求,他乾脆運用佛羅倫斯絲織手工的優勢,開設劇院專屬的裁縫坊,設計、打樣、選布、修改…… 一條龍包辦,不只供應自己旗下的劇目,更兼做戲服買賣出租,幾乎義大利的歌唱家人人都穿過來自拉納里裁縫坊的服飾,甚有指明量身訂製者。拉納里藉由這樣的方式,將原本僅僅透過抽成賺錢的經理人提升到參與藝術的層次,因為戲服的款式色澤也是演出的一部分,貼合戲劇氛圍的服飾,絕對能替樂聲大大加分!

1845年前後,早就關注威爾第走向的拉納里正式與作曲家議定合約,一口氣簽下《阿提拉》和《馬克白》,前者安排給威尼斯鳳凰劇院,後者則歸屬拉納里的基地佩格拉,而《馬克白》也是威爾第28齣歌劇中,唯一在佛羅倫斯問世的偉作。換言之,假使沒有拉納里的目光慧眼,佛羅倫斯必然在歌劇光譜上抱憾!從某個層面來說,拉納里與威爾第是注定相合的組合,他們對細節的斟酌(拉納里連戲服亮片縫哪裡都要管!)、對完美的渴望,使彼此在搭檔的過程裡能不厭其煩把成果推到極限,逼出歌劇最閃亮的一面。關於這點,我們從拉納里任憑威爾第用異於潮流的標準挑選歌者,以及《馬克白》首演當天放任威爾第「折磨」歌唱家的舉動就可以窺知一二……。

(後略…)

完整文章在《樂遊義大利:跟著歌劇去旅行》的第45頁到71頁,本文節選自第55頁到59頁。更多關於以下主題,歡迎購買好書閱讀全文,謝謝。
(1)英國煙火節
(2)莎士比亞戲劇《馬克白》
(3)威爾第歌劇《馬克白》佛羅倫斯首演軼事

此文節選自《樂遊義大利:跟著歌劇去旅行》第二篇文章,想完整閱讀此文,請支持歌劇旅遊好書。
好書購買連結:
博客來:https://fluteliza.pse.is/3tdcsr
momo:https://fluteliza.pse.is/3wkea9
PChome:https://fluteliza.pse.is/3ur7dj

歡迎觀看純慧老師Youtube說書介紹此篇主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